核潛艇,一萬年也要搞出來
馬鼎盛
核潛艇創世界紀錄
中國的核武器是逼上馬的,導彈核潛艇的研制,更是為爭一口氣。六四年大陸核爆成功,美國有人說,那只是核裝置,沒有實戰價值。六五年,空投核彈成功,美國人又說用蘇制「圖-16」轟炸機,想突破美軍空防,真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。六六年,中國第一枚核導彈升空,美國人還有怪話說,陸基核力量過時了。毛澤東氣得在政治局會議上怒吼:「核潛艇,一萬年也要搞出來」。其實,這句話早在五九年就講過。當時赫魯曉夫訪華,拒絕中共要求引進核潛艇,推說核潛艇技術複雜,中國沒有能力搞,蘇聯有核潛艇,兩國可以搞聯合艦隊。毛澤東當年就下決心要研制核潛艇。
毛澤東所指的核潛艇,主要是戰略導彈核潛艇。該艇隱蔽性高,潛航距離遠,攻擊能力強,是最理想的核報復力量。核大國普遍認為,在兩個勢均力敵的核大國決戰時,遭到突然核襲擊的一方,固定導彈發射井的生存概率只有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九,路面隨意機動的導彈發射車為百分之三十,戰略轟炸機為百分之三十,而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生存概率,可達百份之九十。幸存一艘核潛艇,即可使敵國受到毀滅性報復打擊。以中國「夏級」核潛艇為例,艇載十二枚「巨浪II型」潛射導彈,攜帶共二百萬噸級核彈頭,射程二千八百公里。如果是美國最新式的「俄亥俄級」潛艇,則裝備二十四枚D5型「三叉戟2」導彈,每枚導彈帶十二個機動分導式核彈頭,射程七千四百公里,命中精度九十米。近年,美俄大幅削減核武器,使核潛艇漸成為戰略核力量的中堅。美國保留十七艘「俄亥俄」潛艇,已掌握近五千枚氫彈,反觀陸基地及空軍的核武庫已縮減至戰術水平。作為核武器只是「小指頭」的中國,自然要大力發展核潛艇,作為有效的第二次打擊力量。
中國核潛艇的建造,步履艱難。自一九五八年,中共中央批准「研制導彈原子潛艇」計劃,聶榮臻元帥主持的絕密「零九工程」,即面臨七大技術難關:研制符合潛艇要求的核動力裝置,解決核潛艇水滴形艇型的水動力性能、設計研制大直徑艇體結構強度、研制遠程水聲系統、反潛電動聲自導魚雷及大深度發射系統、綜合系統及慣性系統。一艘核潛艇上,集中了全國科技和工業的最高水平,而當年中國的國防科學工業起點相當低,全中國連一間轎車廠,甚至手錶廠都沒有。加上西方國家的禁運封鎖,及稍後蘇聯東歐集團的全面杯葛,使中國研制核潛艇的進展,事倍工半。
第一艘核動力攻擊潛艇「漢級」,於一九六八年開工,七零年下水,七四年試航後命名為「長征一號」,編入海軍序列。西方估計,自八零年至九一年,陸續有四艘「漢級」潛艇服役,全部分配在北海艦隊。
一九六七年,彈道導彈核動力潛艇也開始研制工作,被西方稱作「夏級」的核潛艇於七八年設計完畢動工,八一年下水,八三年服役,第一次潛射彈道導彈試驗成功,已是八八年九月廿七日。考慮到中國核潛艇的技術性能不如西方,艇長劉毅上校決心挑戰美國潛艇航行的極限紀錄,以兵力強度彌補潛艇性能的不足。
據美國《基督教箴言報》報道:中國「零九一式」核潛艇,以歷時九十一天,航程一萬余浬,水下時間為百分之八十六的最大自持力成績,打破美國「海神號」潛艇保持的海上航行八十四天的世界紀錄,曾以六十天航程首先創下世界紀錄的法國核潛艇部隊也為之震驚。西方人不知道,中國的世界紀錄是拚命創出來的。
劉毅接受中央軍委遠航七十天的任務,在出海三十天後,核反應堆的一颱風機出故障,溫度超過許可的五十度。水兵冒著高溫、高幅射爬進艙搶修,每人最多堅持十分鐘,經過八小時輪換檢修,風機才再次運轉。當遠航達到七十天,機器艙的空調氣水泵突然熄火,為了保護機械不因高溫變形,水兵們脫下長褲,用褲筒連接起來,讓風扇把風送到機器各部份。在代表國家最高科技水平的核潛艇上,一再出現要用人海戰術去解決技術故障的事件,正反映了中國軍事現代化的路程絕不平坦。
通過遠航中發現的問題,劉毅要向中央軍委彙報:比起美、英、法、蘇(俄)的核潛艇,中國的聲納靈敏度低、雷達系統、電子系統、攻擊系統質量都差很遠,航速也慢,噪聲也大;一旦開戰,只有以靜制動,我們開八節,對付敵艇二十節,才能搶先發現敵艦;而水下堅持時間長,也是制敵殺手鐧。對於中外差距,軍方心中有數,雖然中國核潛艇自持力創了世界紀錄,但走來走去都是在沿岸兩個淺水海域;而美國潛艇八十四天幾乎繞行地球一周,接受各大洋、海峽、海溝的嚴酷考驗。平時,西方核潛艇長年活動在深海區,一旦爆發戰爭,核潛艇能立即在外海趕赴戰區。中國核潛艇離無時不在、無所不在的境界,還差很遠。
好在中共現時最大的假想敵是台灣,大陸掌握了起碼的核武力,而台灣不但沒有核彈,還被美國封鎖核研制,即使有能力製造,台灣也不敢發展核報復武力。早在八十年代,劉毅已率領核潛艇潛航通過台灣海峽,再繞到台島東部,對台灣形成戰略包圍。然後,核潛艇遠航到南太平洋海域參加大洋合成演練,為彈道導彈核潛艇護航。在完成遠洋巡邏後,劉毅再通過台灣海域,結束為時三十三天的遠航,台灣始終未發現中共核潛艇的行蹤。
同美國戰略導彈核潛艇相比,「夏級」核潛艇使用「巨浪II號」的射程、爆炸力及射擊精度都不及美軍「俄亥俄級」配備的「三叉戟」導彈,但作為第二次核打擊力量,中共也達到聯合國五強的水平。中共在冷戰期間優先發展的核導彈,原為抗衡美蘇而設,如今大戰的可能性減低,以弱敵強的核戰前景,變成威懾台灣的以有壓無的新形勢。
二十世紀香港之稜堡
蕭國健
甲. 前言
二十世紀後,較新式之武器相繼發明,前時建築之稜堡目標太大,且其護牆亦不足抵御新式之火炮,故有新式稜堡之建設。
乙. 新式稜堡(子母堡)之形制
新式之稜堡由一個母堡及多個子堡合組而成,各堡皆以暗道成坑道連接。1頂上建有通氣孔,使坑道內空氣清新。母堡為指揮室,建在較高之山頂上,其他子堡配置四周較低處,互相距離頗近,有坑道連接,可互相支援。坑道間有露天溝壕,供守軍向外射擊。2
母堡呈長方形,以三合土及鋼筋建成,牆厚十五至十八吋,可擋重機槍及小炮射擊。3除有坑道與各子堡聯繫外,亦開一側門出入。正門向外開一闊大窗孔,供守堡長官外望。指揮室後有房間,供儲物及休息用。4
子堡多為單層,作稜形,亦有為方形,以三合土及鋼筋建成,牆厚十五至十八吋,足以抵御重機槍及小炮之轟擊。各堡除有坑道與母堡連接外,亦開一側門出入。正面開射擊孔,供守軍向外射擊。射擊室有散煙孔多個,以便射擊時散煙,減少火煙上升致碉堡位置被發現之危險。室內頗寬闊,可置重機槍二、三門,成小形山炮,其火力頗強。
母堡、子堡及坑壕皆藏地下,上有植物及保護網遮蔽,外圍四周建有外壕、鐵絲網等障礙物,用以阻擋入侵者進入。5
丙. 魔鬼山稜堡 Devil's Peak Redoubt
魔鬼山稜堡位鯉魚門北岸魔鬼山Devil's Peak之巔,建於1900年,與鯉魚門南岸之鯉魚門稜堡及西灣稜堡隔岸相對,共同防衛香港東部入口。6
該稜堡呈五角形,依山勢建築,母堡位山巔,由兩間碉堡組成,用作指揮室及休息室。四周有暗道環繞,與三子堡連接。東子堡旁開一門,可通山下,與較低之另一碉堡相連。西南子堡有壕溝與山腰另一碉堡連接,再下為歌賦炮台GOUGH BATTERY。稜堡四周之溝壕,向外皆開射擊孔窗,供守軍外射。
1941年日軍襲港時,守軍放棄該要塞,撤回港島,撤退時,將該處之設施及部份防禦工事炸毀,戰後未有修復。如今該處野草叢生,只余遺跡可供憑吊。
丁. 城門稜堡 SHING MUN REDOUBT
城門稜堡位九龍金山GOLDEN HILL北面走私嶺(凹)SMUGGLERS RIDGE上,為日軍襲港時香港新界大陸中部主要防線──醉酒灣防線GIN DRINKER'S LINE之戰略核心,1939至1941年間建成。
該稜堡由母堡與四子堡組成,互以暗道連接。母堡位金山上,為該防線之指揮部,稱史泰寧皇宮酒店STRAND PALACE HOTEL。各子堡皆有編號,分別為400、401、402及403。
母堡呈方形,以三合土及鋼筋建成,半藏地下,牆厚十五至十八吋,正面向外開一大窗孔,供守堡長官瞭望,開一側門出入,背後有暗道,通儲物室及休息室,及與其他子堡連接。
各子堡皆位一山頭上,可控制山下道路交通,呈方形,以三合土及鋼筋建成,半藏地下,頂有散煙孔,以便射擊時散煙,減少被發現之危險。各射擊室皆頗寬闊,可置重機槍二、三門,或小炮一座,其火力頗強。
稜堡之交通暗道藏地下,皆以外圍地名命名,蓋因守軍皆來自英國或加拿大,使其容易記憶,並藉以供其懷念鄉土;暗道分牛津街OXFORD STREET、麗晶街REGENT STREET、比格蒂莉 PICCADILLY、草市HAY MARKET、舒佛畢利巷SHAFTSBURY AVENUE及查寧坊 CHARRING CROSS。除指揮指部有入口外,牛津街有二入口,比格蒂利及舒佛畢利巷亦有入口。麗晶街與草市之間露天空地,有灶事場及廁所。稜堡四周建有鐵絲網等障礙物,用以阻擋入侵。7
1941年12月9 日,日軍以壓倒性兵力攻打該稜堡,守軍寡不敵眾,雖英勇抵抗,最後戰敗,被迫棄守。日軍佔領該處後,作大事破壞,並留字作勝利紀念。8
近年,政府於該處發展麥理浩徑,稜堡遺跡位該徑途中,故部份被修葺加固,供人遊覽憑吊。9
- 中國軍事史第六卷兵壘,頁四百八十。解放軍出版社,1991。
- 前書,頁四百七十八至四百七十九。
- P.527, S.C. SPITERI : British Military Architecture in Malta, 1996.
- 同駐一,頁四百七十四頁。
- 同駐一。
- 拙著香港的歷史與文物,頁二十七至三十。明報出版社,1997。
- 前書,頁八十二至八十四。
- 位SHAFTSBURY AVENUE內,有用尖刀刻上「若林大隊佔領」字樣;又位OXFORD STRE內,有以墨筆書「昭和十六年十二月九日西山部隊春日隊佔領」。兩處字跡今仍隱約可辨。
- 稜堡之暗道內有數處為下瀉山泥所掩,故香港漁農處於入口處已加警告牌,表示進入會有危險。
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廣東海防的改善工程
吳志華
清代廣東地區海防分為東、中、西三路;其中珠江口位於中路,是出入廣州水道的必經之路,成為該區防務的重點;虎門位處珠江口的咽喉位置,地位更形重要。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夕,清廷命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整頓廣東海防,其重點也在增強虎門要塞的防衛力量,分別在多處地點興建了新式炮台。林則徐抵粵禁煙,亦加強了廣東中路的海防,除添購戰船,招募水勇外,還「設法密購西洋大銅炮,及他夷精制之生鐵大炮,自五千斤至八、九千斤不等」,當時林則徐添購之西洋大炮共200多門,佔虎門各炮台大炮總數的一半。他對虎門的防衛力量頗具信心,認為該處「炮台回環並峙,排鏈堵截綦嚴,用壯聲威,足消窺伺」。
但這個被林則徐認為是固若金湯的虎門要塞,卻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被英軍於一天內(1841年2月26日)攻陷。當時英軍一共調派了18只大小船艦進侵珠江口,虎門要塞所安放之460門大炮一髮也打不中敵船。區內大小10個炮台,全部落入敵軍手中。稍後英軍沿珠江北上,相繼佔領沿岸各炮台,珠江防線宣告崩潰。戰後清廷對虎門之戰的慘敗認真地作了檢討,銳意整頓廣東海防,進一步鞏固虎門要塞內各炮台的防衛力量,這些改善工程在1843至1844年間完成。
虎門要塞的大炮不少購自西方,屬於射程遠、威力猛的大口徑大炮。曾參與虎門之戰的復仇神號(Nemesis)船長賀爾上校(Captain W.H. Hall)曾對這些大炮有以下的描述:
「在南亞娘鞋炮台(South Anunghoy Fort)(按:即威遠炮台)有107門不同口徑的大炮,包括一門68磅、一門42磅,以及眾多的32磅、24磅和18磅炮。此外亦有四門由葡萄牙人在1627年鑄造的巨型銅炮;其中兩門達11英尺長、10.75英吋口徑。另有三門英國製造的鐵炮;其他中國制的鐵炮均屬重型大炮。」
當時英國戰艦的標準火炮裝備是32磅大炮(32磅是指炮彈的重量),炮重相當於中國炮的5,000斤大炮。若單以大炮的重量和口徑來比較,清軍反而佔有優勢,因虎門炮台中不乏8,000至9,000斤的重炮。但炮大未必是取勝之道,時人也明白這道理。廣西巡撫梁章鉅在評論中國戰敗的因由時,曾有以下的看法:
「虎門所購西洋夷炮二百位,其大有九千斤者,何以一船未破,一炮未中?是知炮不在大,不在多,並不專在仿洋炮之式,惟在能中與不能中。」
曾編纂《海國圖志》,主張「師夷長技以制夷」的魏源,在其論著中對中式海防炮台(特別是虎門要塞)所存在的弱點,也有深刻的反省,他指出的弊端有三:
- 炮台建置不得地:中式炮台大都「依山而建,前低後高,食水者四面受 敵,皆易受飛炮」;
- 大炮安放不得法:大炮安放於炮台圍牆的炮眼內,以固定木架承托,「不 能運轉左右,是以呆炮擊活船」;
- 炮兵操炮不准:「兵士施放不熟,測量不准,臨時倉皇,心手不定」。
虎門要塞在防衛上的弱點,也引起了廣東官員的關注。1843年兩廣總督祁土貢上奏,指出虎門地區的炮台大部份存在以下的問題:
「舊台過低,防洋盜則有餘。若夷船駛入,則彼船較高,我之炮台內情形,彼皆一望而知,難以制勝。且台形有如扇面,炮台多在正面,而側面炮口無幾。若夷船駛靠側面攻擊,亦難抵御。」
所以無論在位置、設計和建築物料三方面,虎門炮台都存在著明顯的弊端,不得不設法改善。祁土貢乃向道光帝奏請重修虎門炮台,將炮台的牆身增高加厚;炮台圍牆牆基仍用花崗石堆砌,但牆身卻改用三合土。並根據地勢及防守的需要,將某些炮台一分為二,或二合為一,或擇地重建。這項大規模的虎門炮台修繕工程將區內炮台的總數由10個增至12個,炮位數目由327個增至676個,詳情可參考以下圖表
虎門炮台修繕工程圖表
炮台 |
舊有圍牆 |
新建圍牆 |
舊有炮位 |
新建炮位 |
備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上橫檔山炮台;永安炮台 |
221 |
286 |
104 |
200 |
二台聯築為一台,圍牆增高加厚 |
下橫檔山炮台 |
--- |
210 |
--- |
150 |
舊台已坍毀,改建為三合土新台 |
鎮遠炮台 |
40 |
40 |
40 |
40 |
圍牆增高加厚 |
鎮遠山腰新炮台 |
--- |
63 |
--- |
22 |
新建炮台,在原有鎮遠炮台之右方 |
靖遠炮台 |
63 |
83 |
60 |
60 |
添築圍牆,並增高加厚 |
威遠炮台 |
40 |
82 |
40 |
80 |
添築圍牆,並增高加厚 |
威遠山腰新炮台 |
--- |
33 |
--- |
15 |
新建炮台,在原有威遠炮台之左方 |
鞏固舊炮台 |
21 |
--- |
20 |
--- |
舊台一分為二,改建為鞏固南、北台 |
鞏固北炮台 |
--- |
22 |
--- |
20 |
新建之炮台 |
鞏固南炮台 |
--- |
25 |
--- |
23 |
新建之炮台 |
大虎炮台 |
40 |
60 |
32 |
32 |
圍牆增高加厚 |
沙角炮台 |
42 |
56 |
15 |
18 |
圍牆增高加厚 |
大角炮台 |
47 |
47 |
16 |
16 |
圍牆增高加厚 |
總數 |
--- |
--- |
327 |
676 |
--- |
改善工程中使用三合土作炮台圍牆,在中國可謂開風氣之先,時人林福祥在《平海心籌》中指出:「三合土者,石灰三之一,泥土三之一,砂土三之一,加以糖膠草根,椎煉而成。」
清廷對祁土貢的建議表示支持,但同時卻提醒祁土貢不應只顧炮台的修築,還須注意整體防守戰術的配合:
「惟防守炮台兵弁無多,其在緊傍山麓者,設遇有警,應如何為後路接應,以防抄襲。其弧懸海中之炮台,尤不可無策應之兵,儻遇有警,應如何一呼即至,既可保護炮台,並出奇制勝,該督等均未議。」
對於朝廷的質詢,祁土貢提出了兩項補足措施:
- 仿古代屯田之法,在大角、沙角等處圍沙成田170余頃,募屯丁2,000人,「以本地之田,養本地之民,以種田之民,為御侮之兵」。在炮台外屯田,阡陌縱橫,亦可阻止夷船來犯;而守台與屯田者全是族中父兄子弟,「各思衛其田廬家室,勢必一呼即至,可為前路應援」;
- 至於黃埔等地新修之10座炮台,已有弁兵駐守;祁土貢建議由升平社學等團練協助防守炮台。他指出:「粵東民俗強悍,然談及忠義多知奮發」,可以利用抵御西人的侵略。
祁土貢提出以「屯田」和「團練」等民兵組織作為防守虎門要塞的作戰部隊,是項十分膚淺的建議。面對裝備優良、作戰經驗豐富、機動性強的西方列強的軍事作戰單位,這些民兵根本不能作出迅速和有效的防禦。
除修築炮台和組織防守炮台的民兵外,廣東官員也注意到武器的改良。為解決「呆炮擊活船」的問題,一種新式的炮架在廣東率先製造,並為其他省份所仿效。這種「磨盤炮架」可令大炮左右移動以方便轟擊移動的目標。當時閩浙總督劉韻珂曾為福建海防炮台引入了這種新式炮架:「粵省磨盤炮架,將身藏於架內,一經旋轉,左右皆宜。先經製造試驗,洵屬穩妥靈便,業已按照此式 ...... 共製成磨盤炮架七十座。」
除炮架外,當時廣東炮兵亦率先仿照西法研制了炸彈(explosive shell),取代了舊式實心炮彈(solid shot):「廣東所造大炮子,多用空心,模大質輕,又有將空心炮子煉成熟鐵,分作兩開,中裝細鐵火藥,仍舊扣合,無異尋常炮子。至出炮,則一觸即行炸烈,四面飛擊。」同時,廣東候選道台潘仕成亦研制了水雷,用以攻擊敵船,並在1843年10月帶了20具水雷在大沽測試,但效果未如理想。
由此看來,清政府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,確曾努力改善沿海的海防實力。在《籌辦夷務始末(道光朝)》卷65至70中載有多份沿海各省總督、巡撫檢討各地海防設施及武器的奏摺。當中清政府特別銳意提升廣東海防的實力,這些改善工程在約在1844年間完成。不過在四年之後,英軍在一次突襲行動中,以並不強大的軍力:一支為數九百多人的特遣隊和三艘戰艦,竟在36小時內,把連虎門要塞在內的珠江口大小14個炮台、879門大炮全部佔領,並且兵臨廣州城下。這說明瞭無論在炮台的位置和設計上,仍未盡完善。加上清軍缺乏整體防禦計劃,官兵亦欠防守意識。故面對西方列強的新式炮艦,仍不堪一擊。
研究香港1905年的防衛建設
只有英文版。請參閱英文版。
香港之海岸防衛炮台
蕭國健
甲、前言
英人初佔香港島時,即於島上北岸建築炮台,用以鞏衛軍營,防禦海盜,保護港灣內之船隻。
乙、開埠初期之城堡式炮台
開埠最初建築之炮台,名美莉炮台(Murray Battery),1845年建成,位於中區皇后大道中與雪廠街交界之高台上1,其位置能作較廣視野,並握居高臨下之優勢。
炮台呈方形,以花崗岩石砌成,台基自低向高傾斜,頂部西、北兩面外向,上建垛牆,高四尺余,厚六尺余,可御炮彈轟擊,炮置垛耳間。東面開門,南面為山崖,火藥室位東南角2。
台上安船炮或野戰炮六門,及臼炮三門。其後改置較大火炮五門,及臼炮四門3。
丙、開埠初期之海岸炮台
十九世界中葉,為加強防衛,遂於海濱加建炮台。位美莉軍營北面海濱,建皇家炮台(Royal Battery);位今灣仔警察總部,有威靈頓炮台(Wellington Battery);西環舊國家醫院處,置西環炮台(West Point Battery);又於灣仔對開海面奇力島上,設置奇力島炮台(Kellet Island Battery)4。
西環炮台為以艾遮平房(Edger's Bungalow)改建5,其餘三炮台皆位海濱平地。惜無記錄可尋,形制及裝置無法考證。惟觀其時英屬地區所建於濱海之炮台,皆為以當地出產之石塊及泥土堆砌護牆,呈方形,炮置牆後,火藥室位炮台後方6;想其時,香港所置之濱海炮台亦類同。
丁、十九世紀末之明炮台及地阱暗炮台
十九世紀末,較新式之火炮發明,射程大增,破壞力加強,故有較新式之明炮台建築。其時之炮台皆建於較高之山麓,分炮位及營房兩部份。炮位為露天炮地,基座為石條砌成,炮位三面牆壁以三合土建築,牆壁內有子彈庫及炮手掩蔽站。基座上置旋轉炮架,架上置炮,炮可於炮架上前後移動,方便發射時後座移動,及裝上炮彈。
炮台為兩炮位組成,中有隔堆,當炮台被命中時,不會同時毀壞兩炮位。隔堆有空心及實心兩種,實心堆為一土堆,而空心堆及炮位下為火藥庫,深藏地下,可避免敵人炮火擊毀。炮位背後有營房,內設休息室、電話室、及各種貯物室7。
其時,境內亦建有地阱暗炮台。此種炮台為一圓形挖深之地井,井內置自動升降炮架,炮置架上,稱地阱炮(Disappearing Guns)。發炮時,先將炮架降下,裝上炮彈,搖動輪機使炮上升,經旋轉高低瞄准後發射;射擊後,利用炮之後座力,使炮落下。從遠處觀望,難於看見炮位,故可收突擊轟敵之效。
炮台亦以兩炮位組成,中設隔堆,下有暗道相連。暗道內有火藥庫、子彈庫、兵房等設施,甚為完備8。
戊、二十世紀之炮台
二十世紀初,武器較前進步,飛機之發明,使地面之軍事設施失去優勢。其時,西方國家多已放棄建築炮台,改建碉堡,惟香港因未受戰爭影響,故軍事設施失去優勢。三十年代前所建之炮台,其形制仍如前時之明炮台,只基座牆壁較厚,地下火藥庫較深,炮座及火炮較前新式9。
三十年代末期,日軍入侵之威脅日增,急需建炮台,增強防衛。其時所建之炮台,因建築倉卒,規範簡陋。這些臨時炮台(Improvised Batteries)之炮座,只為一平台基,旁有火藥庫、子彈庫及兵房等建築10。
此外,前時建成之炮台,亦依新式火炮裝置之需要,加以改裝11,部份未能改裝者,則被放棄。
己、尾聲
1945年和平後,英國軍部以炮台之設置已不合時宜,加以香港自由貿易港之發展,無需發展軍防,舊有之炮台亦因設備落後,故被棄置。如今,前時建築之炮台,除用作文娛用途外,多被荒廢,遺跡殘存。
- 即今中環政府合署之位置。登炮台之路,今已辟為炮台里(Battery Path)。
- P.9, Denis Rollo's The Guns and Gunners of Hong Kong, The Gunners Roll of Hong Kong, 1991
- 同注二,P.196。
- 同注二,P.23。
- 同注二,P.22。
- 參看Historic Forts:Ontario一書中載十九世紀初及中葉之各炮台。
- 此類炮台之仍可考者,有建於1880年之九龍西二號炮台(Kowloon West II Battery),及建於1887年之鯉魚門西炮台(Lyemun West Battery)與鯉魚門中央炮台(Lyemun Central Battery)。
- 香港獨一地阱暗炮台,位鯉魚門稜堡上(Lyemun Redoubt),建於1887年。
- 其時所建之炮台,其著者有1930年建之銀禧炮台(Jubilee Battery)及舂坎角炮台(Chung Am Kok Battery),1935年建之哥連臣炮台(Collinson Battery)及博加拉炮台(Bokhara Battery),及1935年建之赤柱炮台(Stanley Battery)。
- 其時所建之臨時炮台共三座,即香港仔炮台(Aberdeen Battery),黃麻角炮台(Bluff Head Battery),及鶴咀炮台(Cape D'Aguilar Battery)。
- 改裝之炮台,有魔鬼山上之歌賦炮台(Gough Battery),摩星嶺炮台(Mt. Davis Battery),松林炮台(Pinewood Battery),及西灣炮台(Sai Wan Battery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