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潜艇,一万年也要搞出来
马鼎盛
核潜艇创世界纪录
中国的核武器是逼上马的,导弹核潜艇的研制,更是为争一口气。六四年大陆核爆成功,美国有人说,那只是核装置,没有实战价值。六五年,空投核弹成功,美国人又说用苏制「图-16」轰炸机,想突破美军空防,真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。六六年,中国第一枚核导弹升空,美国人还有怪话说,陆基核力量过时了。毛泽东气得在政治局会议上怒吼:「核潜艇,一万年也要搞出来」。其实,这句话早在五九年就讲过。当时赫鲁晓夫访华,拒绝中共要求引进核潜艇,推说核潜艇技术复杂,中国没有能力搞,苏联有核潜艇,两国可以搞联合舰队。毛泽东当年就下决心要研制核潜艇。
毛泽东所指的核潜艇,主要是战略导弹核潜艇。该艇隐蔽性高,潜航距离远,攻击能力强,是最理想的核报复力量。核大国普遍认为,在两个势均力敌的核大国决战时,遭到突然核袭击的一方,固定导弹发射井的生存概率只有百分之四至百分之九,路面随意机动的导弹发射车为百分之三十,战略轰炸机为百分之三十,而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生存概率,可达百份之九十。幸存一艘核潜艇,即可使敌国受到毁灭性报复打击。以中国「夏级」核潜艇为例,艇载十二枚「巨浪II型」潜射导弹,携带共二百万吨级核弹头,射程二千八百公里。如果是美国最新式的「俄亥俄级」潜艇,则装备二十四枚D5型「三叉戟2」导弹,每枚导弹带十二个机动分导式核弹头,射程七千四百公里,命中精度九十米。近年,美俄大幅削减核武器,使核潜艇渐成为战略核力量的中坚。美国保留十七艘「俄亥俄」潜艇,已掌握近五千枚氢弹,反观陆基地及空军的核武库已缩减至战术水平。作为核武器只是「小指头」的中国,自然要大力发展核潜艇,作为有效的第二次打击力量。
中国核潜艇的建造,步履艰难。自一九五八年,中共中央批准「研制导弹原子潜艇」计划,聂荣臻元帅主持的绝密「零九工程」,即面临七大技术难关:研制符合潜艇要求的核动力装置,解决核潜艇水滴形艇型的水动力性能、设计研制大直径艇体结构强度、研制远程水声系统、反潜电动声自导鱼雷及大深度发射系统、综合系统及惯性系统。一艘核潜艇上,集中了全国科技和工业的最高水平,而当年中国的国防科学工业起点相当低,全中国连一间轿车厂,甚至手表厂都没有。加上西方国家的禁运封锁,及稍后苏联东欧集团的全面杯葛,使中国研制核潜艇的进展,事倍工半。
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「汉级」,于一九六八年开工,七零年下水,七四年试航后命名为「长征一号」,编入海军序列。西方估计,自八零年至九一年,陆续有四艘「汉级」潜艇服役,全部分配在北海舰队。
一九六七年,弹道导弹核动力潜艇也开始研制工作,被西方称作「夏级」的核潜艇于七八年设计完毕动工,八一年下水,八三年服役,第一次潜射弹道导弹试验成功,已是八八年九月廿七日。考虑到中国核潜艇的技术性能不如西方,艇长刘毅上校决心挑战美国潜艇航行的极限纪录,以兵力强度弥补潜艇性能的不足。
据美国《基督教箴言报》报道:中国「零九一式」核潜艇,以历时九十一天,航程一万余浬,水下时间为百分之八十六的最大自持力成绩,打破美国「海神号」潜艇保持的海上航行八十四天的世界纪录,曾以六十天航程首先创下世界纪录的法国核潜艇部队也为之震惊。西方人不知道,中国的世界纪录是拚命创出来的。
刘毅接受中央军委远航七十天的任务,在出海三十天后,核反应堆的一台风机出故障,温度超过许可的五十度。水兵冒着高温、高幅射爬进舱抢修,每人最多坚持十分钟,经过八小时轮换检修,风机才再次运转。当远航达到七十天,机器舱的空调气水泵突然熄火,为了保护机械不因高温变形,水兵们脱下长裤,用裤筒连接起来,让风扇把风送到机器各部份。在代表国家最高科技水平的核潜艇上,一再出现要用人海战术去解决技术故障的事件,正反映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路程绝不平坦。
通过远航中发现的问题,刘毅要向中央军委汇报:比起美、英、法、苏(俄)的核潜艇,中国的声纳灵敏度低、雷达系统、电子系统、攻击系统质量都差很远,航速也慢,噪声也大;一旦开战,只有以静制动,我们开八节,对付敌艇二十节,才能抢先发现敌舰;而水下坚持时间长,也是制敌杀手锏。对于中外差距,军方心中有数,虽然中国核潜艇自持力创了世界纪录,但走来走去都是在沿岸两个浅水海域;而美国潜艇八十四天几乎绕行地球一周,接受各大洋、海峡、海沟的严酷考验。平时,西方核潜艇长年活动在深海区,一旦爆发战争,核潜艇能立即在外海赶赴战区。中国核潜艇离无时不在、无所不在的境界,还差很远。
好在中共现时最大的假想敌是台湾,大陆掌握了起码的核武力,而台湾不但没有核弹,还被美国封锁核研制,即使有能力制造,台湾也不敢发展核报复武力。早在八十年代,刘毅已率领核潜艇潜航通过台湾海峡,再绕到台岛东部,对台湾形成战略包围。然后,核潜艇远航到南太平洋海域参加大洋合成演练,为弹道导弹核潜艇护航。在完成远洋巡逻后,刘毅再通过台湾海域,结束为时三十三天的远航,台湾始终未发现中共核潜艇的行踪。
同美国战略导弹核潜艇相比,「夏级」核潜艇使用「巨浪II号」的射程、爆炸力及射击精度都不及美军「俄亥俄级」配备的「三叉戟」导弹,但作为第二次核打击力量,中共也达到联合国五强的水平。中共在冷战期间优先发展的核导弹,原为抗衡美苏而设,如今大战的可能性减低,以弱敌强的核战前景,变成威慑台湾的以有压无的新形势。
二十世纪香港之棱堡
萧国健
甲. 前言
二十世纪后,较新式之武器相继发明,前时建筑之棱堡目标太大,且其护墙亦不足抵御新式之火炮,故有新式棱堡之建设。
乙. 新式棱堡(子母堡)之形制
新式之棱堡由一个母堡及多个子堡合组而成,各堡皆以暗道成坑道连接。1顶上建有通气孔,使坑道内空气清新。母堡为指挥室,建在较高之山顶上,其他子堡配置四周较低处,互相距离颇近,有坑道连接,可互相支援。坑道间有露天沟壕,供守军向外射击。2
母堡呈长方形,以三合土及钢筋建成,墙厚十五至十八吋,可挡重机枪及小炮射击。3除有坑道与各子堡联系外,亦开一侧门出入。正门向外开一阔大窗孔,供守堡长官外望。指挥室后有房间,供储物及休息用。4
子堡多为单层,作棱形,亦有为方形,以三合土及钢筋建成,墙厚十五至十八吋,足以抵御重机枪及小炮之轰击。各堡除有坑道与母堡连接外,亦开一侧门出入。正面开射击孔,供守军向外射击。射击室有散烟孔多个,以便射击时散烟,减少火烟上升致碉堡位置被发现之危险。室内颇宽阔,可置重机枪二、三门,成小形山炮,其火力颇强。
母堡、子堡及坑壕皆藏地下,上有植物及保护网遮蔽,外围四周建有外壕、铁丝网等障碍物,用以阻挡入侵者进入。5
丙. 魔鬼山棱堡 Devil's Peak Redoubt
魔鬼山棱堡位鲤鱼门北岸魔鬼山Devil's Peak之巅,建于1900年,与鲤鱼门南岸之鲤鱼门棱堡及西湾棱堡隔岸相对,共同防卫香港东部入口。6
该棱堡呈五角形,依山势建筑,母堡位山巅,由两间碉堡组成,用作指挥室及休息室。四周有暗道环绕,与三子堡连接。东子堡旁开一门,可通山下,与较低之另一碉堡相连。西南子堡有壕沟与山腰另一碉堡连接,再下为歌赋炮台GOUGH BATTERY。棱堡四周之沟壕,向外皆开射击孔窗,供守军外射。
1941年日军袭港时,守军放弃该要塞,撤回港岛,撤退时,将该处之设施及部份防御工事炸毁,战后未有修复。如今该处野草丛生,只余遗迹可供凭吊。
丁. 城门棱堡 SHING MUN REDOUBT
城门棱堡位九龙金山GOLDEN HILL北面走私岭(凹)SMUGGLERS RIDGE上,为日军袭港时香港新界大陆中部主要防线──醉酒湾防线GIN DRINKER'S LINE之战略核心,1939至1941年间建成。
该棱堡由母堡与四子堡组成,互以暗道连接。母堡位金山上,为该防线之指挥部,称史泰宁皇宫酒店STRAND PALACE HOTEL。各子堡皆有编号,分别为400、401、402及403。
母堡呈方形,以三合土及钢筋建成,半藏地下,墙厚十五至十八吋,正面向外开一大窗孔,供守堡长官瞭望,开一侧门出入,背后有暗道,通储物室及休息室,及与其他子堡连接。
各子堡皆位一山头上,可控制山下道路交通,呈方形,以三合土及钢筋建成,半藏地下,顶有散烟孔,以便射击时散烟,减少被发现之危险。各射击室皆颇宽阔,可置重机枪二、三门,或小炮一座,其火力颇强。
棱堡之交通暗道藏地下,皆以外围地名命名,盖因守军皆来自英国或加拿大,使其容易记忆,并藉以供其怀念乡土;暗道分牛津街OXFORD STREET、丽晶街REGENT STREET、比格蒂莉 PICCADILLY、草市HAY MARKET、舒佛毕利巷SHAFTSBURY AVENUE及查宁坊 CHARRING CROSS。除指挥指部有入口外,牛津街有二入口,比格蒂利及舒佛毕利巷亦有入口。丽晶街与草市之间露天空地,有灶事场及厕所。棱堡四周建有铁丝网等障碍物,用以阻挡入侵。7
1941年12月9 日,日军以压倒性兵力攻打该棱堡,守军寡不敌众,虽英勇抵抗,最后战败,被迫弃守。日军占领该处后,作大事破坏,并留字作胜利纪念。8
近年,政府于该处发展麦理浩径,棱堡遗迹位该径途中,故部份被修葺加固,供人游览凭吊。9
- 中国军事史第六卷兵垒,页四百八十。解放军出版社,1991。
- 前书,页四百七十八至四百七十九。
- P.527, S.C. SPITERI : British Military Architecture in Malta, 1996.
- 同驻一,页四百七十四页。
- 同驻一。
- 拙著香港的历史与文物,页二十七至三十。明报出版社,1997。
- 前书,页八十二至八十四。
- 位SHAFTSBURY AVENUE内,有用尖刀刻上「若林大队占领」字样;又位OXFORD STRE内,有以墨笔书「昭和十六年十二月九日西山部队春日队占领」。两处字迹今仍隐约可辨。
- 棱堡之暗道内有数处为下泻山泥所掩,故香港渔农处于入口处已加警告牌,表示进入会有危险。
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广东海防的改善工程
吴志华
清代广东地区海防分为东、中、西三路;其中珠江口位于中路,是出入广州水道的必经之路,成为该区防务的重点;虎门位处珠江口的咽喉位置,地位更形重要。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,清廷命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整顿广东海防,其重点也在增强虎门要塞的防卫力量,分别在多处地点兴建了新式炮台。林则徐抵粤禁烟,亦加强了广东中路的海防,除添购战船,招募水勇外,还「设法密购西洋大铜炮,及他夷精制之生铁大炮,自五千斤至八、九千斤不等」,当时林则徐添购之西洋大炮共200多门,占虎门各炮台大炮总数的一半。他对虎门的防卫力量颇具信心,认为该处「炮台回环并峙,排链堵截綦严,用壮声威,足消窥伺」。
但这个被林则徐认为是固若金汤的虎门要塞,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军于一天内(1841年2月26日)攻陷。当时英军一共调派了18只大小船舰进侵珠江口,虎门要塞所安放之460门大炮一发也打不中敌船。区内大小10个炮台,全部落入敌军手中。稍后英军沿珠江北上,相继占领沿岸各炮台,珠江防线宣告崩溃。战后清廷对虎门之战的惨败认真地作了检讨,锐意整顿广东海防,进一步巩固虎门要塞内各炮台的防卫力量,这些改善工程在1843至1844年间完成。
虎门要塞的大炮不少购自西方,属于射程远、威力猛的大口径大炮。曾参与虎门之战的复仇神号(Nemesis)船长贺尔上校(Captain W.H. Hall)曾对这些大炮有以下的描述:
「在南亚娘鞋炮台(South Anunghoy Fort)(按:即威远炮台)有107门不同口径的大炮,包括一门68磅、一门42磅,以及众多的32磅、24磅和18磅炮。此外亦有四门由葡萄牙人在1627年铸造的巨型铜炮;其中两门达11英尺长、10.75英吋口径。另有三门英国制造的铁炮;其他中国制的铁炮均属重型大炮。」
当时英国战舰的标准火炮装备是32磅大炮(32磅是指炮弹的重量),炮重相当于中国炮的5,000斤大炮。若单以大炮的重量和口径来比较,清军反而占有优势,因虎门炮台中不乏8,000至9,000斤的重炮。但炮大未必是取胜之道,时人也明白这道理。广西巡抚梁章钜在评论中国战败的因由时,曾有以下的看法:
「虎门所购西洋夷炮二百位,其大有九千斤者,何以一船未破,一炮未中?是知炮不在大,不在多,并不专在仿洋炮之式,惟在能中与不能中。」
曾编纂《海国图志》,主张「师夷长技以制夷」的魏源,在其论著中对中式海防炮台(特别是虎门要塞)所存在的弱点,也有深刻的反省,他指出的弊端有三:
- 炮台建置不得地:中式炮台大都「依山而建,前低后高,食水者四面受 敌,皆易受飞炮」;
- 大炮安放不得法:大炮安放于炮台围墙的炮眼内,以固定木架承托,「不 能运转左右,是以呆炮击活船」;
- 炮兵操炮不准:「兵士施放不熟,测量不准,临时仓皇,心手不定」。
虎门要塞在防卫上的弱点,也引起了广东官员的关注。1843年两广总督祁土贡上奏,指出虎门地区的炮台大部份存在以下的问题:
「旧台过低,防洋盗则有余。若夷船驶入,则彼船较高,我之炮台内情形,彼皆一望而知,难以制胜。且台形有如扇面,炮台多在正面,而侧面炮口无几。若夷船驶靠侧面攻击,亦难抵御。」
所以无论在位置、设计和建筑物料三方面,虎门炮台都存在着明显的弊端,不得不设法改善。祁土贡乃向道光帝奏请重修虎门炮台,将炮台的墙身增高加厚;炮台围墙墙基仍用花岗石堆砌,但墙身却改用三合土。并根据地势及防守的需要,将某些炮台一分为二,或二合为一,或择地重建。这项大规模的虎门炮台修缮工程将区内炮台的总数由10个增至12个,炮位数目由327个增至676个,详情可参考以下图表
虎门炮台修缮工程图表
炮台 |
旧有围墙 |
新建围墙 |
旧有炮位 |
新建炮位 |
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上横档山炮台;永安炮台 |
221 |
286 |
104 |
200 |
二台联筑为一台,围墙增高加厚 |
下横档山炮台 |
--- |
210 |
--- |
150 |
旧台已坍毁,改建为三合土新台 |
镇远炮台 |
40 |
40 |
40 |
40 |
围墙增高加厚 |
镇远山腰新炮台 |
--- |
63 |
--- |
22 |
新建炮台,在原有镇远炮台之右方 |
靖远炮台 |
63 |
83 |
60 |
60 |
添筑围墙,并增高加厚 |
威远炮台 |
40 |
82 |
40 |
80 |
添筑围墙,并增高加厚 |
威远山腰新炮台 |
--- |
33 |
--- |
15 |
新建炮台,在原有威远炮台之左方 |
巩固旧炮台 |
21 |
--- |
20 |
--- |
旧台一分为二,改建为巩固南、北台 |
巩固北炮台 |
--- |
22 |
--- |
20 |
新建之炮台 |
巩固南炮台 |
--- |
25 |
--- |
23 |
新建之炮台 |
大虎炮台 |
40 |
60 |
32 |
32 |
围墙增高加厚 |
沙角炮台 |
42 |
56 |
15 |
18 |
围墙增高加厚 |
大角炮台 |
47 |
47 |
16 |
16 |
围墙增高加厚 |
总数 |
--- |
--- |
327 |
676 |
--- |
改善工程中使用三合土作炮台围墙,在中国可谓开风气之先,时人林福祥在《平海心筹》中指出:「三合土者,石灰三之一,泥土三之一,砂土三之一,加以糖胶草根,椎炼而成。」
清廷对祁土贡的建议表示支持,但同时却提醒祁土贡不应只顾炮台的修筑,还须注意整体防守战术的配合:
「惟防守炮台兵弁无多,其在紧傍山麓者,设遇有警,应如何为后路接应,以防抄袭。其弧悬海中之炮台,尤不可无策应之兵,傥遇有警,应如何一呼即至,既可保护炮台,并出奇制胜,该督等均未议。」
对于朝廷的质询,祁土贡提出了两项补足措施:
- 仿古代屯田之法,在大角、沙角等处围沙成田170余顷,募屯丁2,000人,「以本地之田,养本地之民,以种田之民,为御侮之兵」。在炮台外屯田,阡陌纵横,亦可阻止夷船来犯;而守台与屯田者全是族中父兄子弟,「各思卫其田庐家室,势必一呼即至,可为前路应援」;
- 至于黄埔等地新修之10座炮台,已有弁兵驻守;祁土贡建议由升平社学等团练协助防守炮台。他指出:「粤东民俗强悍,然谈及忠义多知奋发」,可以利用抵御西人的侵略。
祁土贡提出以「屯田」和「团练」等民兵组织作为防守虎门要塞的作战部队,是项十分肤浅的建议。面对装备优良、作战经验丰富、机动性强的西方列强的军事作战单位,这些民兵根本不能作出迅速和有效的防御。
除修筑炮台和组织防守炮台的民兵外,广东官员也注意到武器的改良。为解决「呆炮击活船」的问题,一种新式的炮架在广东率先制造,并为其他省份所仿效。这种「磨盘炮架」可令大炮左右移动以方便轰击移动的目标。当时闽浙总督刘韵珂曾为福建海防炮台引入了这种新式炮架:「粤省磨盘炮架,将身藏于架内,一经旋转,左右皆宜。先经制造试验,洵属稳妥灵便,业已按照此式 ...... 共制成磨盘炮架七十座。」
除炮架外,当时广东炮兵亦率先仿照西法研制了炸弹(explosive shell),取代了旧式实心炮弹(solid shot):「广东所造大炮子,多用空心,模大质轻,又有将空心炮子炼成熟铁,分作两开,中装细铁火药,仍旧扣合,无异寻常炮子。至出炮,则一触即行炸烈,四面飞击。」同时,广东候选道台潘仕成亦研制了水雷,用以攻击敌船,并在1843年10月带了20具水雷在大沽测试,但效果未如理想。
由此看来,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,确曾努力改善沿海的海防实力。在《筹办夷务始末(道光朝)》卷65至70中载有多份沿海各省总督、巡抚检讨各地海防设施及武器的奏折。当中清政府特别锐意提升广东海防的实力,这些改善工程在约在1844年间完成。不过在四年之后,英军在一次突袭行动中,以并不强大的军力:一支为数九百多人的特遣队和三艘战舰,竟在36小时内,把连虎门要塞在内的珠江口大小14个炮台、879门大炮全部占领,并且兵临广州城下。这说明了无论在炮台的位置和设计上,仍未尽完善。加上清军缺乏整体防御计划,官兵亦欠防守意识。故面对西方列强的新式炮舰,仍不堪一击。
研究香港1905年的防卫建设
只有英文版。请参阅英文版。
香港之海岸防卫炮台
萧国健
甲、前言
英人初占香港岛时,即于岛上北岸建筑炮台,用以巩卫军营,防御海盗,保护港湾内之船只。
乙、开埠初期之城堡式炮台
开埠最初建筑之炮台,名美莉炮台(Murray Battery),1845年建成,位于中区皇后大道中与雪厂街交界之高台上1,其位置能作较广视野,并握居高临下之优势。
炮台呈方形,以花岗岩石砌成,台基自低向高倾斜,顶部西、北两面外向,上建垛墙,高四尺余,厚六尺余,可御炮弹轰击,炮置垛耳间。东面开门,南面为山崖,火药室位东南角2。
台上安船炮或野战炮六门,及臼炮三门。其后改置较大火炮五门,及臼炮四门3。
丙、开埠初期之海岸炮台
十九世界中叶,为加强防卫,遂于海滨加建炮台。位美莉军营北面海滨,建皇家炮台(Royal Battery);位今湾仔警察总部,有威灵顿炮台(Wellington Battery);西环旧国家医院处,置西环炮台(West Point Battery);又于湾仔对开海面奇力岛上,设置奇力岛炮台(Kellet Island Battery)4。
西环炮台为以艾遮平房(Edger's Bungalow)改建5,其余三炮台皆位海滨平地。惜无记录可寻,形制及装置无法考证。惟观其时英属地区所建于滨海之炮台,皆为以当地出产之石块及泥土堆砌护墙,呈方形,炮置墙后,火药室位炮台后方6;想其时,香港所置之滨海炮台亦类同。
丁、十九世纪末之明炮台及地阱暗炮台
十九世纪末,较新式之火炮发明,射程大增,破坏力加强,故有较新式之明炮台建筑。其时之炮台皆建于较高之山麓,分炮位及营房两部份。炮位为露天炮地,基座为石条砌成,炮位三面墙壁以三合土建筑,墙壁内有子弹库及炮手掩蔽站。基座上置旋转炮架,架上置炮,炮可于炮架上前后移动,方便发射时后座移动,及装上炮弹。
炮台为两炮位组成,中有隔堆,当炮台被命中时,不会同时毁坏两炮位。隔堆有空心及实心两种,实心堆为一土堆,而空心堆及炮位下为火药库,深藏地下,可避免敌人炮火击毁。炮位背后有营房,内设休息室、电话室、及各种贮物室7。
其时,境内亦建有地阱暗炮台。此种炮台为一圆形挖深之地井,井内置自动升降炮架,炮置架上,称地阱炮(Disappearing Guns)。发炮时,先将炮架降下,装上炮弹,摇动轮机使炮上升,经旋转高低瞄准后发射;射击后,利用炮之后座力,使炮落下。从远处观望,难于看见炮位,故可收突击轰敌之效。
炮台亦以两炮位组成,中设隔堆,下有暗道相连。暗道内有火药库、子弹库、兵房等设施,甚为完备8。
戊、二十世纪之炮台
二十世纪初,武器较前进步,飞机之发明,使地面之军事设施失去优势。其时,西方国家多已放弃建筑炮台,改建碉堡,惟香港因未受战争影响,故军事设施失去优势。三十年代前所建之炮台,其形制仍如前时之明炮台,只基座墙壁较厚,地下火药库较深,炮座及火炮较前新式9。
三十年代末期,日军入侵之威胁日增,急需建炮台,增强防卫。其时所建之炮台,因建筑仓卒,规范简陋。这些临时炮台(Improvised Batteries)之炮座,只为一平台基,旁有火药库、子弹库及兵房等建筑10。
此外,前时建成之炮台,亦依新式火炮装置之需要,加以改装11,部份未能改装者,则被放弃。
己、尾声
1945年和平后,英国军部以炮台之设置已不合时宜,加以香港自由贸易港之发展,无需发展军防,旧有之炮台亦因设备落后,故被弃置。如今,前时建筑之炮台,除用作文娱用途外,多被荒废,遗迹残存。
- 即今中环政府合署之位置。登炮台之路,今已辟为炮台里(Battery Path)。
- P.9, Denis Rollo's The Guns and Gunners of Hong Kong, The Gunners Roll of Hong Kong, 1991
- 同注二,P.196。
- 同注二,P.23。
- 同注二,P.22。
- 参看Historic Forts:Ontario一书中载十九世纪初及中叶之各炮台。
- 此类炮台之仍可考者,有建于1880年之九龙西二号炮台(Kowloon West II Battery),及建于1887年之鲤鱼门西炮台(Lyemun West Battery)与鲤鱼门中央炮台(Lyemun Central Battery)。
- 香港独一地阱暗炮台,位鲤鱼门棱堡上(Lyemun Redoubt),建于1887年。
- 其时所建之炮台,其著者有1930年建之银禧炮台(Jubilee Battery)及舂坎角炮台(Chung Am Kok Battery),1935年建之哥连臣炮台(Collinson Battery)及博加拉炮台(Bokhara Battery),及1935年建之赤柱炮台(Stanley Battery)。
- 其时所建之临时炮台共三座,即香港仔炮台(Aberdeen Battery),黄麻角炮台(Bluff Head Battery),及鹤咀炮台(Cape D'Aguilar Battery)。
- 改装之炮台,有魔鬼山上之歌赋炮台(Gough Battery),摩星岭炮台(Mt. Davis Battery),松林炮台(Pinewood Battery),及西湾炮台(Sai Wan Battery)。